# 基本概念

# 前端路由的诞生

前端技术早期,一个 url 对应一个页面,如果要从 A 页面切换到 B 页面,那么必然伴随着页面的刷新。这个体验并不好,不过在最初也是无奈之举——用户只有在刷新页面的情况下,才可以重新去请求数据。

后来,改变发生了——Ajax 出现了,它允许人们在不刷新页面的情况下发起请求;与之共生的,还有“不刷新页面即可更新页面内容”这种需求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出现了 SPA(单页面应用)

SPA极大地提升了用户体验,它允许页面在不刷新的情况下更新页面内容,使内容的切换更加流畅。但是在 SPA 诞生之初,人们并没有考虑到“定位”这个问题——在内容切换前后,页面的 URL 都是一样的,这就带来了两个问题:

  • SPA 其实并不知道当前的页面“进展到了哪一步”。可能在一个站点下经过了反复的“前进”才终于唤出了某一块内容,但是此时只要刷新一下页面,一切就会被清零,必须重复之前的操作、才可以重新对内容进行定位——SPA 并不会“记住”你的操作。

  • 由于有且仅有一个 URL 给页面做映射,这对 SEO 也不够友好,搜索引擎无法收集全面的信息

前端路由可以帮助我们在仅有一个页面的情况下,“记住”用户当前走到了哪一步——为 SPA 中的各个视图匹配一个唯一标识。这意味着用户前进、后退触发的新内容,都会映射到不同的 URL 上去。此时即便他刷新页面,因为当前的 URL 可以标识出他所处的位置,因此内容也不会丢失

那么如何实现这个目的呢?首先要解决两个问题:

  • 当用户刷新页面时,浏览器会默认根据当前 URL 对资源进行重新定位(发送请求)。这个动作对 SPA 是不必要的,因为我们的 SPA 作为单页面,无论如何也只会有一个资源与之对应。此时若走正常的请求-刷新流程,反而会使用户的前进后退操作无法被记录。

  • 单页面应用对服务端来说,就是一个URL、一套资源,那么如何做到用“不同的URL”来映射不同的视图内容呢?

从这两个问题来看,服务端已经完全救不了这个场景了。所以要靠咱们前端自力更生,不然怎么叫“前端路由”呢?作为前端,可以提供这样的解决思路:

  • 拦截用户的刷新操作,避免服务端盲目响应、返回不符合预期的资源内容。把刷新这个动作完全放到前端逻辑里消化掉。

  • 感知 URL 的变化。这里不是说要改造 URL、凭空制造出 N 个 URL 来。而是说 URL 还是那个 URL,只不过我们可以给它做一些微小的处理——这些处理并不会影响 URL 本身的性质,不会影响服务器对它的识别,只有我们前端感知的到。一旦我们感知到了,我们就根据这些变化、用 JS 去给它生成不同的内容。

# 客户端路由实现的思想

  • 基于 hash 的路由:通过监听hashchange事件,感知 hash 的变化

    • 改变 hash 可以直接通过 location.hash=xxx
  • 基于 H5 history 路由:

    • 改变 url 可以通过 history.pushState 和 resplaceState 等,会将URL压入堆栈,同时能够应用 history.go() 等 API
    • 监听 url 的变化可以通过自定义事件触发实现

# react-router 实现的思想

  • 基于 history 库来实现上述不同的客户端路由实现思想,并且能够保存历史记录等,磨平浏览器差异,上层无感知

  • 通过维护的列表,在每次 URL 发生变化的回收,通过配置的 路由路径,匹配到对应的 Component,并且 render

# React-Router的路由有几种模式?

React-Router 支持使用 hash(对应 HashRouter)和 browser(对应 BrowserRouter) 两种路由规则, react-router-dom 提供了 BrowserRouter 和 HashRouter 两个组件来实现应用的 UI 和 URL 同步:

  • BrowserRouter 创建的 URL 格式:xxx.com/path
  • HashRouter 创建的 URL 格式:xxx.com/#/path

# BrowserRouter

它使用 HTML5 提供的 history API(pushState、replaceState 和 popstate 事件)来保持 UI 和 URL 的同步。由此可以看出,BrowserRouter 是使用 HTML 5 的 history API 来控制路由跳转的:

<BrowserRouter
    basename={string}
    forceRefresh={bool}
    getUserConfirmation={func}
    keyLength={number}
/>
1
2
3
4
5
6

其中的属性如下:

basename 所有路由的基准 URL。basename 的正确格式是前面有一个前导斜杠,但不能有尾部斜杠;

<BrowserRouter basename="/calendar">
    <Link to="/today" />
</BrowserRouter>

1
2
3
4

等同于

<a href="/calendar/today" />
1
  • forceRefresh 如果为 true,在导航的过程中整个页面将会刷新。一般情况下,只有在不支持 HTML5 history API 的浏览器中使用此功能;

  • getUserConfirmation 用于确认导航的函数,默认使用 window.confirm。例如,当从 /a 导航至 /b 时,会使用默认的 confirm 函数弹出一个提示,用户点击确定后才进行导航,否则不做任何处理;

// 这是默认的确认函数
const getConfirmation = (message, callback) => {
  const allowTransition = window.confirm(message);
  callback(allowTransition);
}
<BrowserRouter getUserConfirmation={getConfirmation} />

1
2
3
4
5
6
7

需要配合<"Prompt> 一起使用。 KeyLength 用来设置 Location.Key 的长度。

# HashRouter

使用 URL 的 hash 部分(即 window.location.hash)来保持 UI 和 URL 的同步。由此可以看出,HashRouter 是通过 URL 的 hash 属性来控制路由跳转的:

<HashRouter
    basename={string}
    getUserConfirmation={func}
    hashType={string}  
/>
1
2
3
4
5

其参数如下:

  • basename, getUserConfirmation 和 BrowserRouter 功能一样;
  • hashType window.location.hash 使用的 hash 类型,有如下几种:
    • slash - 后面跟一个斜杠,例如 #/ 和 #/sunshine/lollipops;
    • noslash - 后面没有斜杠,例如 # 和 #sunshine/lollipops;
    • hashbang - Google 风格的 ajax crawlable,例如 #!/ 和 #!/sunshine/lollipops。

# React Router V6

对于这次的改动,笔者的建议是:如果是新项目,可以尝试新版本的 Rouer,对于老项目,建议还是不要尝试升级 v6 ,升级的代价是会造成大量的功能改动,而且如果用到了依赖于 router 的第三方库,可能会让这些库失效。 所以一些依赖于 react-router 的第三方库,也需要升级去迎合 v6 版本了,比如笔者之前的缓存页面功能的 react-keepalive-router,也会有大版本的更新。

# V5和V6的区别

  • 组件层面上

    • 老版本路由采用了 Router Switch Route 结构,Router -> 传递状态,负责派发更新;Switch -> 匹配唯一路由 ;Route -> 真实渲染路由组件。
    • 新版本路由采用了 Router Routes Route 结构,Router 为了抽离一 context;Routes -> 形成路由渲染分支,渲染路由;Route 并非渲染真实路由,而是形成路由分支结构。
  • 使用层面上

    • 老版本路由,对于嵌套路由,配置二级路由,需要写在具体的业务组件中。
    • 新版本路由,在外层统一配置路由结构,让路由结构更清晰,通过 Outlet 来实现子代路由的渲染,一定程度上有点类似于 vue 中的 view-router。
    • 新版本做了 API 的大调整,比如 useHistory 变成了 useNavigate,减少了一些 API ,增加了一些新的 api 。
  • 原理层面上

    • 老版本的路由本质在于 Route 组件,当路由上下文 context 改变的时候,Route 组件重新渲染,然后通过匹配来确定业务组件是否渲染。
    • 新版本的路由本质在于 Routes 组件,当 location 上下文改变的时候,Routes 重新渲染,重新形成渲染分支,然后通过 provider 方式逐层传递 Outlet,进行匹配渲染。

# 推荐阅读